其他
Vol.16 Raycast AI “复活”效率工具,去十年前的独立应用中找机会
卷首语
过去一周一直在外奔波,虽然晚了一天,不过还是坚持住了本周这一期没有“鸽”了大家。
最近在模型层面的新闻没有那么多了。
不过在海外市场,更多有意思的AI产品开始浮出了水面。这些产品之中,有两大路线:
一种,是在 AI 之下,重新“发明”旧产品。
典型的就是Raycast AI,作为一个Launcher类产品的老用户,我也掏钱买了Pro账号。所以我们第一篇,就聊聊为什么这样的产品,似乎总有机会更新换代,给新的公司和团队出头的机会。
另一种则是,全新的过去没有的产品,就是完整的 AI 形象。
最近小火一把的就是 Call Annie 和 Caryn AI。不过,一个拟人的 AI 形象能为广大大众所接受么?这个其实我有些小小的疑问。
这也是我们第二篇的主题,究竟应该如何设计人格化的 AI 形象?
1
AI TOOLS
Raycast AI,再次“复活”的新一代效率工具
Launcher工具的好处,是提高了很多日常会执行的操作的效率。通过简单的快捷键唤起,就可以使用计算器、查找历史剪贴板里的内容、直接搜索搜索引擎、查字典等等。
基本上,我周围的程序员,以及所谓的“Power User”们,都会用上Launcher类的工具。
而在前几天,我把Mac上的Launcher类工具从Alfred切换到了Raycast,还花钱订阅了一下Raycast Pro。
原因也很简单,因为Raycast Pro自带了Raycast AI。通过Raycast AI,你可以直接在快捷键唤起之后,调用ChatGPT来问AI问题。而且可以自定义一系列的AI Command来完成常见的任务,因为很多任务,其实就是一个Prompt。
有了Raycast AI,常见的翻译啊、语法检查、文本润色这样的场景都变成了一个个快捷键可以调用的功能了。如果你平时习惯用Mac,但是还没有用过Launcher类型的产品,我推荐你试试Raycast,如果觉得好用,也不妨可以订阅一下Raycast Pro。毕竟,用Raycast AI来调用ChatGPT没有容易被Block的问题,也不用额外再去买ChatGPT Plus的账号了。
不过,今天不是想要来安利Raycast这个产品,而是来聊一个有趣的现象:为什么大家开始用Raycast来替代老牌的Alfred?
事实上,这样的故事并不是第一次发生。Mac上最早流行的Launcher并不是Alfred,而是Quicksilver,不知道Mac的老用户们还有没有印象。
而且,Quicksilver目前作为一个开源的应用,直到今天也还在维护。我特地跑去Quicksilver的GitHub的代码库里看了一下,最新一次的代码更新在2个月前,虽然早已经不是大家的首选Launcher,但是也还是有不少忠实的用户。特别是你只想要一个比起内置的spotlight更好一点的Launcher的话,Quicksilver其实也已经足够用了。我自己最早用的也是Quicksilver,后来不知道哪一天,就切换到Alfred上来了。
这其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程序员的效率工具类的应用,总是会发生更新换代。即使是已经垄断了市场了,但是隔了个十年八年,就会发生一次更新换代。
比如,曾经Mac上最好的轻量级代码编辑器是Textmate,后来就被Sublime替代了,最近又都改用了VS Code。命令行工具,之前有iTerm2,最近变成了Warp。
我相信背后的原因不只有一种,但是有几点原因,我觉得是有共性的:我认为最核心的因素,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应用。即使是效率工具,大家也是喜新厌旧的。特别是每隔一段比较长的时间,主流应用的风格和设计界面也会发生变化。
而“老牌”应用,往往界面的设计风格都停留在上一个时代。如果说老用户习惯了原来的工具,并不容易迁移的话。新的一代年轻用户,则更容易被一个更适合现代风格的界面所吸引和转化。
而且,大部分效率工具,都是个人开发者或者几个人的小团队开发的,从产品层面并没有太大的门槛。之所以能够占据市场主流很长一段时间,固然有一定的产品力的因素。
但是这个产品力,更多是他们最早做出了产品,然后后来者进入在经济上不够合理。当隔了足够长的时间,有了新一代的用户和更高的转化效率,新产品进入市场就有了机会。
而很多优秀的效率工具团队的规模,又做不到像Adobe或者微软这样的专业厂商一样,始终对产品进行新时代的迭代,牢牢把住新用户进入的入口。
更何况,每隔十年八年,变化的不只有界面的设计风格。整个效率工具上的应用理念,周围的生态都会发生很大变化。
比如Quicksilver时代的卖点在Launcher本身。而到了Alfred崛起的时代,就变成了Powerpack这样能够整合外部工作流的插件了。而Raycast虽然前两年就开始冒头,我相信也要随着这一波AI的浪潮,才能完成对主流用户的迁移和替代。
而且,要知道,过了十年八年之后,原本的开发团队的年龄也在增长。他们习惯的工具、使用方法虽然也会与时俱进,但是也会带有大量的时代烙印。就拿我自己来说,我始终不习惯使用手机的输入法,或者语音输入来输入内容,一定要面对一台电脑有一块键盘才能干些正事儿。最好还是一块外置的键盘才能够觉得自己有动力和生产力把东西写了。
不过,这个也给所有的人提了个醒。
在AI时代,所有原先的效率工具,特别是十年前个人开发者开发出来的“小而美”的应用,都有了一轮重新“翻新”和“复活”的机会。
有些已经发生了,比如我最近一直在用的Readwise,就替代了 Instapaper、Pocket、Feedly这样的应用。还有些虽然还没有发生,但是立刻在我脑子里冒了出来,比如原来Mac上最知名的To-Do管理类的应用Things。
如果有人利用AI做出一个更好的 To-Do List应用,我相信自然会有很多新的用户选用,而不是仍然跑去用上个时代的产品Things。
回到个人的效率流程里,这一轮AI的浪潮,其实也是给你一个“翻新”自己工作流的机会。
我虽然之前也是Alfred的Powerpack的付费用户,回想一下却发现并没有用上多少Powerpack的功能。反而是乘着迁移到Raycast Pro的时候,增加了不少使用AI Command的场景。
而且更多“复活”一些功能的应用场景,其实早就存在了。比如,我最近用手机的时候,也更多提醒自己出门在外可以利用语音输入来记录一些东西。而不是总是要背着电脑,或者强迫自己记在脑子里,回去再用电脑记录下来。
而且如果现实一点、理性一点,做一个小而美能够持续10年的效率工具,也许是个更加经济的决定。比起几十个在一起卷大模型的团队,反而这样的团队才是活的最长最好的。如果你是一个开发者或者产品经理,不妨去想一想,十年之前最好的独立应用是什么,这个里面一定蕴含着一个“翻新”和“复活”的机会。
2
PRODUCT
跨越“恐怖谷”,我们应该把AI设计成什么样?
我自己简单试了一下 Call Annie,从纯粹的技术角度来说,体验已经很不错了。无论是声音、表情、对话都已经比较自然了。不过,一个是目前只支持中文,另一个,则是的确目前拿来不知道有什么用。从产品设计上,Call Annie就是给你“体验”一下,并没有突出任何“用途”的部分。
另外一个最近被报道了很多次的,则是网红姑娘拿自己数据训练出来的AI女友 Caryn.ai。看了一下也是个要排队的“Get early access”界面,暂时还没有办法体验。不过从目前的报道和在Youtube上看到有人上传的视频来看,是只有音频聊天的内容,而没有视频能力。
如果再算上多少已经火过的 Character.AI 和 Glow,越来越多的人格化的 AI 开始出现在市场上。更别说不知道为啥,国内总是看到的“数字人”的概念炒作。似乎,做一个和一个真人一摸一样的AI,成了过去一段时间市场上的新热点。
🔗 Vol.15 Jasper.ai 15 亿美元的 GPT 套壳?有护城河么?
不过,如果我们今天设计一个面向C端的AI助理产品,我们究竟要不要让它人格化呢?之前,我们的确没有看起来那么“真”的AI,所以也没有办法从真实的产品设计中得到反馈。合适的参考对象,只能从“想象”出来的科幻电影和电视剧里面去找了。
科幻影视里的“人工智能”们,其实有三种典型形象:一种是全知全能的上帝,另一种是机器人造型的助手,最后一种则是和人类难以区分的仿真人。
这里面,似乎最容易被我们接受的形象,就是机器人造型的助手。其中最为人熟知的形象大概要算,就是「星球大战」里面的 C-3PO和 R2-D2。有些AI虽然没有实体,比如钢铁侠里面的Jarvis,但本质上也是这种形象。
尽管这样的AI助理其实无论是在知识还是记忆力上也许都已经超越了作为“主人”的我们。但是因为稍显“呆板”的扮相,以及“谦卑”的沟通方式,仍然让我们感觉良好。所以非常容易接受有这样一个随身助理帮我们把事儿干了。
全知全能的AI形象,在荧幕上也不算少见。如果是中国科幻的话,大家可能第一眼想起来的就是「流量地球」里面的Moss。我自己特别喜欢的一部电视剧「Point of Interest」里面,也有一好一坏的两个超级AI——“The Machine”和“Samaritan”。
全知全能的AI往往不以一个具体的人类形象出现在我们的面前,而是完全生存在线上。出现在我们面前和我们交互的往往只是整个网络世界里面的一个终端而已。典型的想象是一个闪烁着信号灯的摄像头、一通随时会响起来的电话。其实ChatGPT的人格设置也类似于这种,不是一个有着个性情绪和具体形象的机器人,而是飘在天上的先知。
如果从周围使用ChatGPT的用户来观察,似乎大家对于这样的AI接受度也还挺高的。虽然并不会觉得这些AI只是一个“助手”或者“低人一等”。但是我们在和这些 AI 沟通的时候,似乎并不以为他们是一个“人”或者“神”,而是更像是使用“魔法”而已,就和我们一按遥控器电视就能开机一样。
其实面对一个全知全能的摄像头,我们往往没有多少“恐惧”
而最后一种AI,就是拟人化的AI,反而是最让用户觉得有些“害怕”的形象。无论是电影「银翼杀手」还是游戏「底特律:化身为人」里。那个和我们长的一摸一样,有着自己性格的仿生人,似乎是最让我们不适应的。
这个现象相信也并不是我一个人的主观感受,而是我们普通人普遍的一个心理想象。我自己的心理感受是,这样的 AI 出现,让我们有了一种被“取代”的危机感。
我们其实并不害怕被“征服”,比如想象全知全能的 AI 想要奴役人类这样的场景往往带不来多少心理上的恐惧感。因为面对“征服”我们可以去反抗,但是如果 AI 和我们非常接近,可以直接”取代“我们,才会让我们真的有些害怕。
除了太阳穴上的蓝色光圈,「底特律」里的仿真人和普通人从外观上已经没有差别了。
这个有些像机器人学家森弘昌提出的“恐怖谷”理论。
恐怖谷理论认为,人形的玩具或者机器人的仿真度越高人们越有好感,但是当相似度接近100%的时候,这种好感会突然降低,越像人我们反而越恐惧,好感度会降低到谷底。直到他们完全和人类一样的时候,好感才会重新回复到正常。
当然,这个理论只是一个假说,也有很多争议。毕竟,接近人类的 AI ,即使到目前为止也还需要进一步技术的进步才有可能出现。
而且我也觉得,完全和人类相同的仿真人并不是我们不再害怕,而只是我们难以分辨所以才不害怕。
不过,这三种不同AI的形象来说,的确更容易和人建立情感联系的,是“傻”一些的C-3PO。从这个角度来说,如果今天去设计一个AI助理数字人,我不会选择一个拟人的形象,而是会选择一个机器人的形象。
也许在噱头上不如 Call Annie 和 Caryn AI,但是如果想要渗透进大众市场,似乎这样的形象更容易让普通人接受一些。
特别是,这样的形象,反而容易为之设计一个独特的“性格”。无论是 C-3PO还是 R2-D2,其实在影视剧里的形象都是很讨喜的,更容易和我们建立直接的情感联系。更像是“宠物”,而不是一个“Creepy”的怪物。
对于这个问题,不知道你怎么看?如果有一个仿真人出现在你身边,你会觉得害怕吗?
待办清单